乐文小说网 > 三国最强主宰 > 第104章 童子郎司马懿(三千字大章)

第104章 童子郎司马懿(三千字大章)


  0104、童子郎司马懿

  弘农王纳妾。

  文武官员表面道贺,心底却失望至极。

  本想着,追随转性的大王对抗董卓。

  结果,他刘辩与以往无二,举止还是那般轻佻。

  尤其是在纳妾之后,竟公然带着二妾抛头露面。

  百姓们表面尊重,心底却极为抵触。

  三日后的傍晚,已有官员潜出洛阳城,直奔长安而去。

  “大王,是否将其格杀?”陈到拱手道。

  刘辩双手背在身后,凝望消失在夜色中的官员。

  “无需本王动手,自然有人杀他!”刘辩嘴角微扬,漾起一丝神秘笑意。

  守在半丈之外的张辽、徐晃、荀彧、杨修等人,脸上同样露出笑意。

  陈到见状不解,颇为疑惑。

  转眼间,陈到看向刘辩,“大王,可有事瞒着末将?”

  张辽道:“该让你知道,大王自然不会瞒你。”

  “你们……”陈到意识到有猫腻儿,就是在瞒着他,极为不服地说:“大王偏心!”

  “哈哈哈……”刘辩忍不住发笑,继而走下城关。

  “继续做你自己。”荀彧向陈到拱手作揖,继而紧随刘辩而去。

  不多时。

  徐晃看着大王、张辽等人远去,拍了拍陈到的肩膀,“与将士们打成一片,挺好!”

  陈到怒极,“徐晃,亏得我总想战胜吕布,不就是想夺赤兔马送你吗?狼心狗肺的东西!!”

  “多谢兄弟好意!”徐晃提斧离去,连连摆手。

  “兀那徐晃,小爷我真想一枪戳死你!”陈到紧握寒枪,作势欲掷。

  陈到说的都是气话,怎么可能戳死徐晃?

  再者说,他陈到目前也没有那个能力。

  至于刘辩之所以隐瞒,着实因为陈到与将士们打成一片的缘故。

  倘若这家伙哪天喝酒,一拍大-腿把实情说出去,刘辩用意,可真就前功尽弃了。

  此后。

  几乎每天都有官员逃出城。

  陈到只能眼看着挠头,却不能阻拦甚至是格杀。

  ******

  长安

  官员们陆续抵达长安。

  弘农王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的消息,传入董卓耳中。

  起初,董卓不相信官员们所言,反而将他们全部杀死!

  可随着蔡邕进入长安城,表明弘农王的作风,无比后悔将女儿送给刘辩。

  须发皆白的蔡邕,跪在董卓面前痛哭流涕,声称愧对董相国的信任与栽培。

  董卓见状,这才相信。

  于是,留蔡邕在身边,继续做左中郎将。

  当天夜里,身形肥胖的董卓前往宫里,将刘辩的所作所为告知刘协。

  起初,刘辩杀伤李儒、李傕、西凉铁骑,甚至是白波军杨奉,刘协是不相信的。

  刘协与刘辩是同父异母。

  可曾经的刘辩是什么德行,刘协非常清楚。

  直到亲眼看见刘辩挥枪,斩杀无比强悍的飞熊军,这才相信兄长的改变。

  至于此时,刘协依旧不愿意相信。

  洛阳盛赞弘农王的歌谣,将兄长刻画的极富贤名。

  还与王妃一同在田间劳作,怎么可能回归本色?

  可正是清楚兄长的本性,刘协不得不接受,刘辩骄奢淫-逸的事实。

  董卓眼看着刘协落下泪水,这才极为得意的大笑着离去。

  殊不知,因为刘辩的事,董卓几乎没有一晚睡好觉。

  如今好了,刘辩不能对他董卓构成威胁,当真是吃嘛嘛香。

  ******

  四月初二(5月22日)

  辰时过半。

  张辽、徐晃、典韦三人,同刘辩做了一个时辰的俯卧撑。

  此时,刘辩四人简单冲凉,换上干净衣服,前往灶房用饭。

  不等栗米粥下肚,禁卫前来汇报——

  声称盖勋麾下百夫长有急事禀报,正在府外等候。

  刘辩不解,让禁卫将人带进来。

  不消片刻,禁卫将百夫长带到书房。

  “小的拜见大王!”

  “免礼,起来回话。”

  “谢大王!”百夫长起身,拱手作揖道——

  “禀大王,河内太守王匡,押着司马防的家眷,抵达城关之下。”

  刘辩闻言,眉头不由得微皱。

  刘辩有言在先,司马氏若不肯交出土地,将人绑了即可。

  却没有想到,那货竟将人绑来洛阳!

  “盖勋何在?”刘辩问。

  这种事交给盖勋或朱儁就行。

  弘农王没必要事必躬亲。

  否则,养他们有何用?

  “回大王,校尉隐疾复发,已有三日没有看见他。”百夫长如实说道。

  “三日?”刘辩不解道:“为何没有告知本王?”

  旋即,刘辩看向徐晃,“让张机去瞧瞧。”

  徐晃拱手作揖,转身离去。

  旋即,刘辩不由得想到关下的司马氏,“带路,去城关。”

  百夫长作揖行礼,率先在前带路,张辽、典韦相随。

  ……

  半个时辰后。

  城东,中东门。

  城门校尉临时办公的屋子内。

  刘辩居中而坐。

  张辽、典韦以及四员禁卫,于堂下分立两侧。

  经过王匡一番解释,刘辩对他挥了挥手。

  不多时,王匡亲自将司马氏两兄弟带了进来。

  左边一人身高八尺、丰神俊秀,一身青灰儒衫,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朗。

  右边一人身高六尺余,稚气未消,却有几分成熟,衣着浅灰儒衫,是司马防的次子,司马懿。

  由于年纪幼小的关系,老三司马孚在照看两个弟弟。

  此时的司马朗不过20岁,司马懿也仅有12岁。

  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

  数月前,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眷逃离董卓,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

  随着弘农王拦截董卓,占据洛阳城,家眷们想念家乡,在司马朗的带领下重返温县。

  不巧,遇上收缴土地的王匡。

  史料记载——

  关东联军解散之后,兴平元年(195年),曹操与吕布在黎阳对峙,司马朗这才带领家眷返回温县。

  当年发生饥荒,人民相食,司马朗收留抚恤宗族众人,代替父亲教导诸弟。

  因此,司马家没有因为世道衰败而家业凋零。

  虽然司马朗有见识、够聪明,甚至在曹操任司空后,被辟为司空属官。

  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但是,刘辩并不喜欢他,而是喜欢司马懿。

  后世,多数人对司马懿有意见,说他有狼环鹰顾之相,久蓄逆谋,必为国家大祸。

  事实上,司马懿只是西晋的奠基人,造反谋逆的是他的孙子司马炎(后面单章有解释)。

  司马朗躬身作揖,“学生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县人,家父乃是京兆尹司马防,拜见大王!”

  司马朗十二岁时,通过经学考试而成为童子郎。

  故而,当着刘辩的面自称学生,完全没毛病。

  旋即,在场众人的目光,无不落在司马懿的身上。

  然,司马懿只是静静的站着,并不理会屋内的所有人。

  包括刘辩。

  “此人是谁,为何不自报家门?”典韦呵道。

  司马朗闻言,下意识看向典韦,只见对方提着双戟,身形魁梧非常,煞是吓人。

  当即,司马朗打了个哆嗦,连忙跪地,“启禀大王,此人是舍弟司马懿,从未见过生人,故而很是害怕,若有冲撞大王,还请恕罪。”

  “心中清白,有何好怕?”司马懿面对在场众人,不卑不亢。

  “此话怎样?”刘辩不由得挑眉,疑惑道。

  司马懿拱手道:“大王对抗董卓,废除土地私有,归还百姓,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法子。

  我河内司马氏,本就忠于陛下,忠于汉室,不愧于天地,为何还要将土地收缴?”

  在场众人,闻言大惊。

  一个年仅12岁的娃娃,竟然道破刘辩的用意!

  然,刘辩心惊之余,反倒更加欣赏。

  少年司马懿,果然有点意思。

  “舍弟顽劣,无意顶撞,还请大王恕罪!”司马朗连连叩首。

  这时,典韦上前一步,祭出大戟,直抵司马懿的咽喉。

  然,司马懿竟不为所动,只是静静的站着,“乡间盛传,大王是圣明仁君,难不成要对我这个12岁的孩子动手?”

  当即,刘辩挥了挥手,示意典韦退下。

  刘辩问:“本王且问你,你司马氏的土地,因何而得?”

  司马懿道:“自然是先祖凭借功绩赚取而来。”

  刘辩又问:“在何处赚取而来?”

  司马懿不假思索地说:“自然是陛下赏赐!”

  旋即,司马懿猛然看向刘辩,“大王,你……”

  殊不知,司马懿忽然意识到,被刘辩带进沟里了。

  刘辩再问:“既然是陛下赏赐,目下家国危难,可还要继续忠于陛下,忠于汉室?”

  司马懿闻言,双手不由得紧攥成拳,面色更是憋得通红,紧-咬牙根,无奈道:“自然忠于陛下,忠于汉室。”

  “既然如此,可愿将土地收缴?”

  “大王此问,实属陷司马氏于不义!”司马懿解释道:“土地本就是陛下赏赐,如今国家危难,理应双手奉上。”

  “你叫什么?”

  司马懿自认聪明绝顶,没想到,今日竟栽在刘辩手里。

  不甘。

  不甘啊!!

  “草民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人,家父乃洛阳令司马防,拜见大王!”

  司马懿话音落下,面向刘辩屈膝下跪,一连三叩首。

  司马朗自称父亲司马防的官职——京兆尹。

  司马懿却称父亲司马防的官职——洛阳令。

  京兆尹是董卓任命的,洛阳令则是先帝封的。

  所以说,这个司马懿有点意思。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胆识,不错!”刘辩欣慰道:“即日起,本王钦点你司马懿为童子郎,拜,颍川名士荀彧为师。”

  “谢大王!”司马懿、司马朗兄弟二人,连连叩首谢恩。

  


  (https://www.lewenwuxs.com/9/9550/41175670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