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 > 第5章 那一段尘封的往事

第5章 那一段尘封的往事


七月十号,学校开始放暑假了,谭震又回到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中。

  炎炎夏日,坐在家里,哪怕是打着赤膊,也是满头大汗,看着四处漏风的屋顶,谭震的心里充满了无奈。

  木屋的房顶上不但有茅草,还有捡来的薄膜袋,煤矿废弃的油布,一块一块零散的摊在屋顶,五彩斑斓。

  说实话,他真的有点担心,哪天一阵大风,这漏风的屋顶就可能随风飘去,留下几根还算坚固的立柱。

  房子,我亲爱的房子呀,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它?

  哎,可惜自己年纪尚幼,手无缚鸡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给父母帮助,反而时时需要他们的照顾,想想真是郁闷。

  可是不想办法改善的话,自己还得住在这摇摇欲坠的棚屋,继续着“冬冷夏热”棚屋生活,这对早就习惯现代生活的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记得上一世可是到八零年才开始搬到新家,也就是说,如果不做改变的话,他还得在这里呆三年!

  谭震迈着小短腿,愁眉苦脸的在屋里走来走去,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

  “吱吱…”,墙角一声传来一声怪叫,嘿…又是这该死的老鼠!

  这四处漏风的棚屋到处是缝隙,这该死的老鼠想要进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农村的老鼠活动猖獗,厚厚的墙壁尚且能凿穿,更不用说这四处透风的棚屋了,每时每刻你都能听到它“吱吱”的叫声,让你备受煎熬。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天晚上,当他睡着的时候,有时候耳边突然传来“吱吱”的声音,醒来一看,哎呦…我的妈呀!

  两个硕大的老鼠就在床上肆无忌惮的撕打,过程那是相当的激烈,就连洁白的床单上都溅有鲜红的血迹。

  如果它们的决斗场不是在床铺,而是在地上,谭震一定很乐意搬起小板凳坐下来慢慢欣赏。

  可是…这可是在他睡觉的床上,而且两只老鼠决斗的场地离他近在咫尺!

  当他醒来的时候,两只老鼠也不打架了,两双绿油油的眼睛就在那里盯着他,一动不动的,在黑暗的夜晚分外渗人,看的他毛骨悚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他有时候真的担心这两只巨大的硕鼠会不会冲上来,给他来上一口,如果那样的话,那简直太可怕了!

  幸好,老鼠天生就有些惧怕人类,谭震战战兢兢的一声呵斥,两只老鼠迅即逃离了现场,钻到了床底下。

  可是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实在有些渗人,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让他经常在睡梦中惊醒。

  以至于他长大以后看见老鼠就特别紧张,还因此被同事取笑。

  想到这里,谭震的心里陡然间对它充满了厌恶,甚至憎恨。

  他站起身,拿起墙角的扫把,开始追打着地下的老鼠。

  老鼠很狡猾,它绕着墙根逃跑,谭震气喘吁吁的一直追到床脚,突然间不见了踪影!

  这狗东西,不用说肯定是钻洞了,钻洞…谭震的头脑陡然一激灵,一段尘封的记忆浮现在脑海,他朦胧中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终于想起来了,在小岗村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很特别的事情,那是一九八二年四月的一天,也就是小岗村刚刚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没多久。

  当时正值四月,恰逢南方的雨季,因为连日的暴雨,造成山林水土流失严重,后山的部分地段出现坍塌,现出一个大洞。

  当时恰好村里的一个村民上山放牛,发现了这个坍塌的洞口,出于好奇,他爬了进去,却发现原来是一座古墓,据说里面发现有大量的金银财宝,还有尸体遗骸。

  那个村民当时吓坏了,立马就跑回了村里告诉了村长,随后村里又打电话报告了乡政府。

  后来怎么处理的谭震不知道,不过倒是听说从古墓里面抬出来的大木箱就有十几个,全被乡里的民兵荷枪实弹的给押送到了县里。

  谭震当时还很小,对这个事情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

  谭震之所以相信这个传言,就是因为谭震的父亲曾在那里捡到有一块银元,谭震也因此相信,那里肯定有古墓,不然不可能会有遗漏的银元。

  说起来这个古墓还与后山一个洞穴相连,它真正的入口其实是在洞穴里面,只是因为突然的坍塌,才把这个入口掩盖。

  这个洞穴谭震非常的熟悉,虽然它的入口处不是很大,但是山洞里面曲径幽深,分叉颇多,也不知道通往哪里,里面黑乎乎的,反正谭震是从来没有进去过。

  谭震小时候放牛经常去那里玩,下雨就去那里躲雨,不过也仅限于洞口。

  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洞穴进去几米远的石壁就是古墓入口。

  那里有个机关,只要打开就能进入到主墓室,可是凭自己小身板根本不可能拉动机关,更不用说搬运里面那些所谓的金银财宝了。

  可是如果找父亲帮忙的话,该怎么解释呢,总不能说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吧。

  谭震开始绞尽脑汁的想着办法,就是要鼓动着谭林和自己一起上山寻宝。

  至于母亲刘英,肯定是不能跟她说的,她是个大嘴巴,跟她说就等于全村人都知道了,恐怕前头刚出洞口,后脚就让村里的民兵给堵住了。

  说来事情就有这么巧,正好后天母亲娘家有喜事,她准备带着弟弟回一趟娘家,顺便住上一晚,真是天赐良机!

  话说这天母亲一大早就做好早饭,给弟弟喂了奶,收拾好东西就带着弟弟回娘家了。

  等母亲一走远,谭震就迫不及待的跑到谭林面前,神秘兮兮的跟父亲说道:“爹,想不想盖新房?”

  “想呀…咋不想?怎的…你有钱呀?还是把你卖了换钱?”老三叔看着一本正经的谭震,觉得有些好笑。

  “爹…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们山后面有一个古墓,里面有好多金银财宝,咱去拿一些换点钱盖房子呗”,谭震信誓旦旦的对父亲说道。

  “真的假的?你是在讲故事吧”,老三叔看着一脸稚嫩的谭震,一脸的怀疑。

  也不怪老三叔有疑虑,湘南地区山多林密,交通不便,又远离古道,很少有客商经过此地。

  数百年来就没听说过有什么达官贵人在此居住过,又怎么会有什么古墓呢?

  “真的不骗你,我那天在后山放牛,看见一个游方道人往山后面跑,嘴里还念念有词,我觉得有事,就一直跟着他,看他在后山山洞到处敲打,应该是找古墓机关,你想呀,要咱先找着,那盖房子的钱不就有着落了吗?”

  为了让父亲相信自己的话,谭震也是拼了,硬是编造了一个游方的道人出来。

  都说财帛动人心,这话一点也不假,谭震编造的谎言虽然简单,理由也是有些牵强,甚至漏洞百出。

  可是对贫困潦倒的老三叔来说,不亚于黑暗中的那道亮光,他的神色瞬间有了变化。

  “要不?咱去看看?”或许是因为贫困潦倒的家庭经济,一向稳重的老三叔显然也动心了。

  “爹,记得带上手电筒,蜡烛,还有洋镐哈”,谭震想起后世看过的“探墓秘闻”,开始叮嘱老父亲准备好相关的工具。

  “知道了…就你能!”谭林嫌他啰嗦,随手就是一个爆栗子,把谭震打的眼冒金星。

  谭震委屈的直想哭,小屁孩没人权,这大人怎么都这样!

  本来谭震是想晚上去的,因为白天出来干活的人比较多,碰见可就不好了,有时候解释多了反而会引起人家的猜疑。

  特别是在七十年代以后,国家对农民的政策逐步宽松,私有制经济开始出现苗头,开荒种地的人越来越多。

  以前瞧不上的山旮旯里面,都有人去开荒,为的无非就是多种一点玉米大豆,帮补一下家庭经济。

  中国的农民最是勤劳,哪怕是炎炎烈日,外出干活的人依然不少。

  老三叔今天特意去生产队请了假,没有出工,理由很强大,孩子他娘回娘家,我要在家带带娃。

  为此还遭到了队里那些村民的嘲笑,认为他就是一个“耙耳朵”。

  老三叔也不计较,任他们说去吧,他笑眯眯的就回了家。

  进山之前,他精心准备了一些工具,他找了一对竹筐,竹筐里装着几个编织袋,洋镐,手电,蜡烛,火柴什么的也都备齐了。

  为了安全起见,还把家里的那只大公鸡给给带上了,还用丝线绑住脚,准备用它去洞中“探险”。

  往后山走的时候,老三叔也一再叮嘱谭震,如果碰到有人问就说家里没柴火了,到后山砍点柴火。

  可能是运气好吧,这个时候的大人们都在田里劳作,孩子们也因为天气热都跑到河边洗澡去了。

  整个后山静悄悄的,没看见一个人影。

  穿过一片松树林,矗立在半山腰的山洞口已遥遥在望…


  (https://www.lewenwuxs.com/3998/3998689/1111109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