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章节目录 > 220.第220章 老朱落泪,群臣落泪!五百年耻

220.第220章 老朱落泪,群臣落泪!五百年耻


应天。

    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龙椅。

    满脸威严。

    只是一颗心一直在砰砰乱跳。

    让他扶着龙椅的手,都微微有些颤抖。

    朱元璋深呼吸了一下。

    从容。

    淡定!

    朕是大明天子。

    今日,不过是小小的一次受降罢了。

    算得了什么?

    说着。

    朱元璋眼皮一跳。

    他分明看到,自己的腿又开始抖了起来。

    激动!

    一如当年灭掉陈友谅,光复北平城一样激动!

    激动到无论如何都无法平复心情!

    朱元璋看着满朝文武穿着最正式的朝服,自己也是一身帝王衮冕。

    心中忽然有些伤感。

    平掉陈友谅,收复北平的时候,自己身边,都跟着妹子呢…如今却阴阳两隔。

    妹子,今日,一如当年颉利可汗给李世民跳舞,是属于我们皇家的荣耀时刻,也是汉家天子的荣耀时刻…

    咱多想跟你一起看到这一天!

    妹子咱,好想你啊

    你在那边有雄英陪着,应该不会太寂寞吧.

    一边想着。

    朱元璋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不着痕迹地眨了眨眼。

    朱元璋隐去了自己的悲伤。

    咱是皇帝了。

    是天下臣民的表率。

    今天这个日子。

    更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闪失!

    朱元璋端坐龙椅。

    忽然。

    陈老太监的声音响起。

    “蒙古,乌萨哈尔汗,脱古思帖木儿觐见陛下!”

    话音落下。

    朱元璋的目光随即投向了大殿的门口。

    一位身材修长、面容显得有些憔悴和疲惫的中年人缓步走进殿中。

    尽管一身蒙古袍服华贵无比。

    但此时落在众人眼里,却还是给人一股子充满了落莫的味道。

    朱元璋望见,也不由心生感慨。

    按照大明的标准。

    元庭的末代皇帝应该是元顺帝。

    但在元顺帝的时候。

    元朝还控制着东北、西南、陕西乃至于蒙古草原等等地方,带甲百万。

    说大元灭亡了,只是大明为了显得自己更加合法才如此的。

    而如今。

    云南元梁王已平。

    东北纳哈出覆灭。

    漠北蒙古精英尽丧。

    更惨的是,晋王朱棡和颖国公傅友德。

    这两人眼看着蒙古人的精锐全都被调去辽东支援纳哈出。

    他们干脆在草原上杀疯了!

    两个月时间,平了大大小小的部落上百个。

    俘虏人口、牛羊无数。

    一时间。

    几乎所有蒙古人都不敢出现在边境线2000里内!

    若不是朱元璋及时派人阻止。

    只怕蒙古人真的要从草原上消失了。

    所以,如果说以前的元顺帝是亡国之君。

    不但大明人自己有争议,曾经说出过“元亡而实未亡也”的话。

    就是蒙古人自己也不认。

    但如今,脱古思帖木儿就是绝对的亡国之君了。

    整个北元,全军覆没。

    精英死伤惨重。

    面对大明,已经沦为了待宰羔羊

    此时。

    奉天殿内弥漫着一种庄严而压抑的气氛。

    大殿顶部挂满了灿烂的彩绘龙纹,巨大的红木梁上,金色的兽面装饰物反射着柔和的灯光。

    脱古思帖木儿缓步走上殿前,他的手中,捧着一个紫檀的木质托盘。

    当脱古思帖木儿抵达殿前,他的步伐突然停顿,然后缓缓跪下,头深深地底下,看着冷硬的金砖地面。

    这一幕,在宏伟的奉天殿内显得尤为震撼。

    他将托盘举得更高,此时,托盘中的物事,落入了所有人的眼里!

    那是一方小小的玉玺,其中一角,以黄金修补。

    玺上精细地雕刻着五纽交龙的图案,龙体盘旋交错,栩栩如生!

    此时。

    玉玺闪烁着淡淡的光泽,显得异常神圣!

    传国玉玺!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

    但真的迎来这一刻的时候。

    朱元璋还是没有忍住。

    猛地站起身来。

    周围文官百官也顾不得庭前礼仪,纷纷看向了脱古思帖木儿手中捧着的物事!

    这东西,经过了宋讷、吴伯宗还有新近被召进京的刘三吾等人的鉴定。

    所有人都一致认为。

    这就是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

    当然。

    究竟是不是真的,朱檀不确定。

    甚至这些文官们一再保证是真的,朱檀也未必相信。

    毕竟,无论唐宋还是元,哪一朝找到传国玉玺,那些文官都说是真的。

    这东西的重要性不在于它是不是真的,而在于它必须让所有人相信它是真的。

    而眼前这方玉玺。

    经过了大元百年传承,如今大明彻底覆灭了大元,再由对方的国主双膝跪地恭敬送给朱元璋。

    无论真假,都已经是真的了

    脱古思帖木儿高举传国玉玺,口中道:“臣,脱古思帖木儿!窃居塞外,久慕大明皇帝之英明神武,实乃天下主宰!

    今陛下圣威普照四海,天下归心!

    此传国玉玺,自古为帝王之宝也,百代相传,今得遇有德之主,实为天命所归!

    臣心悦诚服,愿以此玉玺献于明君,表我族人世代臣服之心。

    愿陛下龙体安康,大明基业长靖,天下太平!”

    话音落下。

    朱元璋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对身边的陈老太监颤声道:“接来!”

    话音落下。

    陈老太监恭恭敬敬,捧着玉玺,呈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传国玉玺。

    感受着它温润的质地。

    一时间。

    心中百感交集!

    传国玉玺啊!

    中华大地,珍宝何其之多!

    却唯有这枚玉玺,最具特殊意义!

    毕竟,它的第一任主人,是实现了中华第一次大一统的秦始皇!

    而在那之后,更是代代相传!

    如今,由前朝旧主亲手将玉玺捧着献给自己,就更加显得意义非凡,荣耀无比!

    自周朝以来,中国便确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共主观念,这是中央集权和天下统一的根本表达。

    中华传统的政治体系中,正朔的概念占据了核心位置,强调在任何时期内,天下只能有一个合法的统治政权。

    而传国玉玺作为代代相传的国家象征,其唯一性,使其成为这一政治理念的生动表达。

    也正是因为其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权威象征,使得后世虽然铸造了无数玉玺,但都无法与传国玉玺的重要意义相匹敌。

    这枚玉玺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历史连续性和正统合法性的最强证明。

    五代十国之后建立的宋朝。

    丢失的不但有幽云十六州。

    还有中华文明的正朔。

    那段时期。

    辽、金,都曾跟北宋、南宋争夺过。

    纷纷宣称,自己才是中华正统!

    人家也理直气壮。

    毕竟,一个占据着幽云十六州,还是北宋的兄长之国。

    另一个干脆将中原都打下来了,成了南宋的父亲之国。

    宣称自己是中华正统,在当时也是底气十足。

    这也让外域的很多国家曾经将契丹和金认作中国。

    而这,对于世代生活在“中国”的汉人来说。

    无疑是十分屈辱的。

    而这段屈辱的历史,随着元朝攻灭南宋,更加达到了顶峰。

    所谓中原板荡,神州陆沉!

    汉人竟然第一次为异族入主。

    北方的汉人成了三等人,南方的汉人则干脆成了四等人。

    原本在这片华夏大地建立了那么辉煌灿烂文明,武功赫赫,八方宾服的汉文明,竟然沦为了被压迫、歧视和奴役的底层!

    这种屈辱,从丢失幽云十六州开始,到南宋灭亡,彻底达到了顶峰!

    这期间。

    汉人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剥削、压迫和歧视。

    即便是汉人再优秀,也无法在元庭中枢受到重用。

    而汉人的普通百姓,更是在蒙古人的残暴统治下生活的凄惨无比!

    屈辱啊!

    痛苦啊!

    五百年被异族凌辱、压迫的苦难啊.

    直到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彻底挺直了汉人的腰杆,收复了丢失五百年的幽云十六州!

    中华文明,才终于又回归了它该有的荣耀!

    朱元璋想着自己幼年的苦难。

    异族的铁蹄.

    五百年的屈辱

    眼眶不禁湿润。

    他一只手托起了这枚小小的玉玺。

    另一只手,抹了抹眼睛。

    四周。

    受到感染的文物群臣悉数落泪!

    这一刻的荣耀,等待了太久,也期盼了太久!

    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等待!

    传国玉玺被元庭旧主双膝跪地捧着献上来的这一刻。

    终于意味着一切的彻底终结!

    意味着一个伟大的民族的复兴和荣耀!

    朱元璋高声喝道:“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瞬间。

    群臣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激动。

    纷纷泪流满面。

    是喜悦,是激动,是自豪,是期盼已久!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群臣齐声高呼!

    这一刻。

    身为异族的脱古思帖木儿很难理解眼前强盛无比的大明众人泪流满面的模样。

    这些大明人一直以来,都是那样的骄傲。

    军队将士即便身处绝境,也不屑于投降。

    他们的使者永远骄傲且傲慢,带着诏书前来的时候,总是一副天朝上国的模样。

    然而。

    他们现在,却都在激动落泪!

    朱檀站在大殿之中。

    眼前忽然闪过一幕幕画面。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儿皇帝石敬瑭的卑躬屈膝。

    北宋一次次的岁币外交。

    岳飞面对十二道金牌的愤恨慨叹。

    山河沦陷,神州陆沉之后,汉人沦为了三等人、四等人

    甚至部分地区,还要让出初夜权给蒙古老爷。

    汉人百姓为了血脉的纯净,不得不将第一胎出生的孩子愤然摔死

    一直到所有人都麻木了,冷血了。

    到处都是改名叫伯颜、帖木儿、察罕的汉人。

    甚至许多人以给外族人做走狗为荣耀

    一直到今天。

    大明带着骄傲和热血,终于光复了华夏荣耀。

    终于让异族首领俯首称臣,敬还传国玉玺

    这一天。

    陆游、辛弃疾、韩世忠、岳飞、文天祥、陆秀夫.

    先烈们。

    你们也等太久了吧?

    忽然。

    朱檀的眼睛一热。

    大颗大颗的泪珠也随之落下。

    太难了.

    这一天。

    所有人都太难了!

    ……

    应天府。

    一处豪门府邸。

    这里原本是忠勤伯汪广洋的旧院子。

    因为王广洋受胡惟庸案牵连被赐死,院子一直闲置。

    直到脱古思帖木儿被送入应天。

    这里被紧急收拾了一下。

    变成了他的府邸。

    此时。

    脱古思帖木儿正满脸诚惶诚恐地向前走着。

    因为他身边,正站着两名身穿明黄色服饰的人。

    一位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一位是太子朱标。

    朱元璋满脸笑容。

    “归义王久居漠北,这应天地界虽然温暖,但也是潮热为主,不知可还住得惯?”

    归义王,是朱元璋给脱古思帖木儿的封爵。

    归义二字,一般在东汉的时候用的比较多。

    主要也是封赏那些率众归顺朝廷的外族头领。

    脱古思帖木儿虽然是被迫归顺,但因为有着献出传国玉玺的功劳。

    朱元璋还是愿意给他这个主动归顺的待遇的。

    脱古思帖木儿不知老朱这突然的关心有什么含义,心里只觉得有些慌乱。

    在朱元璋这位陈年老皇帝的积威之下,脱古思帖木儿原本的王者之威荡然无存,变得跟小学生一样诚惶诚恐。

    他小心翼翼道:“陛下,臣在十几年前也曾在应天住过一年多,还是承蒙陛下恩典,才被送回了草原,若说起来这应天的气候臣还是住得了的。”

    朱元璋笑笑。

    “归义王何必如此诚惶诚恐!朕来这里只是看望看望你,你安心便是…呵呵…”

    朱标走在朱元璋身边,也是满脸笑容。

    父皇今日终于肯用朕自称了。

    平日里他都是用咱的。

    可能,尽管心中不屑,他还是想在异族面前摆出皇帝的威严吧?

    脱古思帖木儿恭敬道:“臣谢陛下关心!”

    朱元璋点点头,道:“你的妻室朕已命晋王为你寻到了,一切安好,你且放宽心,过些时日你们便能一家人团聚了。”

    脱古思帖木儿闻言,不禁激动万分。

    他带大军出征的时候,家室全都安置在漠北。

    如今兵败被俘,他甚至对自己的家人都不抱什么指望了。

    毕竟在漠北草原那种环境下,弱肉强食才是常态。

    他的妻子妾室最好的归宿就是被其他部落首领抢走,成为他们的妻子。

    眼下听到朱元璋竟然找到了她们,脱古斯帖木儿甚至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

    (本章完)


  (https://www.lewenwuxs.com/3825/3825051/1111088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