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八零之从摆摊开始 > 第 21 章 挣钱

第 21 章 挣钱


“丽云姐,你怎么不早点来叫我?”

见姜丽云已经包了两锅饺子,冯易忍不住问。

他昨天太累了,晚上沾着枕头就睡,一直到姜丽云来叫他他才醒,他都不知道姜丽云已经早起包了那么多饺子。

姜丽云道:“我是昨晚上太兴奋,早上起早了。

你用不着那么早起来。”

昨天的累活基本上都是冯易在干,该让冯易好好休息。

“我想早点起来。”

冯易道。

“行,下次叫你。”

姜丽云笑着开口,带着冯易去吃早饭。

姜瘸子照旧做了一锅粥。

在姜丽云重生前,他们家每天早上都喝粥吃咸菜,晚上也常常喝粥吃咸菜,伙食非常差。

姜丽云重生后,有点看不过去。

她妈她妹妹身体都不好,就吃点这样的饭菜,营养哪里够?

在她的要求下,这些天他们家天天吃鸡蛋,时不时还吃肉。

至于今天……姜丽云挖了一些饺子馅,打进去四个鸡蛋,搅拌均匀之后放在锅里煎了煎。

紧跟着,她又挖了点饺子馅,将之跟咸菜炒在一起。

肉末煎蛋加上肉末炒咸菜……她和冯易胃口大开,吃了不少。

至于姜瘸子和吴小春,他们打算等姜丽雨醒了再吃。

姜瘸子和吴小春其实觉得这样吃太奢侈了,换作平日他们肯定要说几句,但今天冯易在……

两人到底没说什么,只道:“丽云,以后早上我跟你爸帮你包饺子?我们本来起得就早。”

姜瘸子和吴小春早上确实起得很早,今天她包饺子的时候,姜瘸子就起来煮粥了。

姜丽云道:“好,那等晚上,我教你们擀饺子皮。”

他们的饺子是要拿来卖的,个头要做得差不多才行,她得教一教。

“好。”

吴小春笑了。

姜丽云突然辞职去摆摊,她是不赞成的,但姜丽云已经这么干了……她只能尽力帮忙。

姜丽云和冯易吃过早餐,就用拉车拉着各种东西,往镇上走去。

前几天姜丽云就在镇上打听过,知道现在镇上是允许大家随便摆摊的,不过想要个好位置的话,要早点去抢。

那些卖菜的人,抢到一个好位置能卖掉更多的菜,但她是卖煎饺的,是镇上的独一份,位置倒是不用太好。

不过她东西多,得有个宽敞点的地方才行。

两人出门的时候五点多,到镇上已经快六点了。

好在在家的时候,姜丽云就已经把煤炉给生好了。

煤炉下面有个供氧气进入的“小门”

,这“小门”

她就留了一条缝,这样的话,煤炉里的蜂窝煤,燃得就会很慢。

到了镇上,姜丽云就发现早市上已经很热闹了,有很多人在卖菜,好在她看中的那块比较偏僻的地方没什么人。

那条最热闹的街道上有个岔路口,那里有一个老旧的篮球场,旁边是镇上的“工人俱乐部”



再往前走,就是镇上的小学。

篮球场旁边的空地,平日里是没什么人摆摊的。

姜丽云把拉车停在这里,把各种东西从拉车上往下搬,将煤炉下面的小门打开让里面的火燃得旺一些……

招牌当然也要拿出来,姜丽云还把自己前几天买的一个小的折叠桌和几把塑料椅子拿了出来,放在旁边,又在上面放了一瓶醋。

如果有人买了煎饺要在她这里吃,也是可以的,当然这里坐不了几个人,大部分客人得带走了吃。

冯易已经开始做第一锅煎饺了。

姜丽云一开始有点不放心,但看了一会儿,就放下心来。

冯易学什么都快,这会儿已经做得似模似样。

“冯易,宁愿饺子稍稍焦一点,也不能没熟。”

姜丽云提醒了冯易一句,顺便把她提前准备好的盘子什么的拿出来。

而他们这边第一锅煎饺还在做着,已经有人来问了:“这东北煎饺是什么?”

抽空在旁边做饺子的姜丽云给对方看了看手上的饺子:“这就是饺子。

北方人逢年过节都喜欢吃饺子,煎饺是饺子的一种做法,这是我跟一个东北人学来的。”

“这怎么卖?”

“一毛钱一个,五毛钱六个,一块钱十二个。”

姜丽云笑道。

平底锅里已经散发出煎饺的香味,那人当即道:“我买一块钱的。”

“好,不过煎饺还没做好,要等会儿。”

有了第一个客人没多久,第二个客人就过来了。

姜丽云卖的如果是常见的包子馒头,大家不会这么感兴趣,毕竟镇上一直有卖包子馒头的。

但这煎饺,他们从来没见过!

这做煎饺的人把一个大铁锅在煤炉上挪来挪去的,他们光看着都觉得有意思!

这时候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家吃饭,很多人是把粥煮好之后,才出来买菜的,现在看到这他们之前没见过的煎饺……

反正也不贵,买个五毛钱回去给家里人尝尝也是可以的!

这煎饺可是肉馅的,很划算!

第一锅饺子做好,冯易就将那些饺子从锅里铲出,放在一个搪瓷盆里。

他到底不够熟练,做的煎饺有些底下比较焦,有些则一点不焦。

他有些不好意思,姜丽云却觉得没什么,笑着问面前的客人:“煎饺好了,你要焦一点的,还是要不焦的?”

“我要焦一点的!”

“我要不焦的。”

“我买一块钱的饺子。”

“我买五毛。”

……

众人纷纷拿钱买煎饺。

因为姜丽云写了五毛六个,几乎没人单个买,都是五毛五毛买的。

买着买着,还有姜丽云认识的人来买,比如砖瓦厂那些工人的家里人。

孙翠翠是孙金山的妹妹。

孙金山不住砖瓦厂,是回家住的,昨天回家之后,他一直在说姜丽云做的

饺子多么多么好吃,还给了孙翠翠两块钱,让孙翠翠早上买菜的时候,顺便买点煎饺回去,全家一起吃。

孙翠翠惦记着这事儿,到了镇上之后就开始找煎饺摊,可惜等她找到的时候,冯易刚好卖完一锅,要等下一锅。

反正她不急,就等一下吧……见煎饺好了,孙翠翠连忙把自己的搪瓷杯递过去:“我买两块钱的煎饺!

()”

这次给他们装煎饺的是冯易,姜丽云包一锅饺子的速度赶不上冯易做一锅饺子的速度,现在已经没有饺子给他煎了,于是他就开始卖煎饺,姜丽云则在后面包饺子。

煎饺是现做的,需要时间等待,他们摊位前就总有人等着。

这世上有很多人爱凑热闹,看到人多就过来看看,看了之后发现卖的是新鲜东西,又想买≈hellip;≈hellip;

如此一来,就显得姜丽云的生意特别好。

孙翠翠拿着二十四个饺子从人群里出来,长松了一口气。

她哥昨天言语间挺担心的,怕姜丽云和冯易的饺子卖不掉,现在看看≈hellip;≈hellip;她哥就是空担心。

人家生意可好了!

这饺子也真的香≈hellip;≈hellip;

孙翠翠早上出门的时候没有吃早饭,她迫不及待拿了个饺子,一口咬下去≈hellip;≈hellip;

煎饺跟蛋炒饭、炒面一样是诱人的糖油混合物!

油煎得脆脆的饺子皮里面,包裹着油脂丰富的猪肉,给孙翠翠带来极大享受!

换作三十年后,孙翠翠这样的年轻姑娘吃煎饺之前,可能会考虑一下热量,但这是大部分人肚子里都缺油水的八十年代!

孙家条件不错,但也不怎么吃肉,吃了一个饺子之后,孙翠翠忍不住又吃了一个,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hellip;≈hellip;

农村的女孩子胃口好得很,孙翠翠一口气吃了十二个,然后打着饱嗝去排队,又买了一块钱的煎饺。

嗯,之前吃的,就当是她花自己的钱买的!

骑着自行车带着煎饺回家的路上,孙翠翠还在不停地打饱嗝。

赵海是镇上初中的老师,他不是本地人,刚被分配过来,独自一人住在教师宿舍里。

他们学校的食堂有午饭和晚饭,但早饭是没有的,赵海就一直在镇上买早饭吃。

他一般都吃包子和豆浆,但今天,还没走到包子铺,他就被一个小摊子给吸引了视线。

东北煎饺?闻着还挺香的!

赵海是个读书人,胃口不大,他看了看那煎饺的个头,就只买了五毛钱,又拿着自己的杯子,去包子铺花一毛钱买了一杯豆浆。

来到学校里,他先拿出豆浆喝了一口,然后才取出自己的筷子,夹了一个煎饺吃≈hellip;≈hellip;

这煎饺太香了,真的太香了!

这可比普通的肉包子好吃多了!

赵老师,你在这吃什么?()”

有同事好奇地问,赵海吃的东西,他们没有见过。

赵海道:“这是煎饺,听说是东北传来的。”

另一个语文老师

()道:“我平常看文章看散文,总看到里面写饺子,一直想尝尝,但不知道要怎么做……明儿个我也去买点。”

“我也去买点来尝尝。”

“这是哪儿买的?”

……

办公室的老师都很好奇,纷纷询问。

他们这里的人主食都吃米饭,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做面食。

他们又比普通人知道的多,至少北方人过年吃饺子这事儿,他们就都知道。

现在镇上也有饺子卖……他们想吃!

化肥厂员工宿舍,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拿着一袋煎饺回到家里。

她的宝贝孙子不爱喝粥,他们家早上一般是吃蛋炒饭的,但昨晚上他们出去走亲戚没有在家做饭,今天早上也就没有可以做蛋炒饭的剩米饭。

她本来是想去买点包子馒头当早饭的,结果看到了煎饺,就买了五毛钱的煎饺,又照常买了点包子馒头。

“小乖,吃早饭了!”

妇人一进家门就开始叫孙子吃早饭,至于家里其他人……那都不重要!

她的孙子一下子冲出来:“奶奶,我要吃肉包子!”

“奶奶买了肉包子的,今天奶奶还买了煎饺,小乖要吃吗?”

“煎饺?”

才上幼儿园的小孩一脸好奇,而等他咬了一口煎饺……“奶奶,这个好好吃,明天我还想吃!”

“好,好,奶奶明天还给你买。”

明天他们家其他人喝粥,小乖就让他吃煎饺吧!

这样的事情,在镇上到处都有发生,短短一早上,就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煎饺。

姜丽云准备了很多原料,大概能做八百个煎饺。

她是打算慢慢卖的,早上卖不完,就一直卖到中午。

这会儿住在镇上的人确实不多,但她觉得吆喝一下,八百个煎饺应该能卖完。

结果才八点多,八百个煎饺就全部卖完了。

一直卖到这时候,还不是因为客人少,而是他们包饺子煎饺子的速度赶不上。

八百个饺子啊!

姜丽云包得手都快抽筋了,要不是姜瘸子不太放心,带着姜丽雨来镇上看看,见她忙不过来在旁边帮着包,这会儿她和冯易,估计还在包饺子。

她是有经验的,擀饺子皮包饺子的速度都很快,但在不需要擀皮的情况下,她一小时也就包三百个饺子,这还得完全不停歇!

她确实需要姜瘸子和吴小春帮忙包饺子,她跟冯易两个人,有点忙不过来。

饺子已经卖完了,但姜丽云有点累,也就不急着回家,而是拿出早上赚的钱数了数。

她早上的时候,带了二十块钱的零散钞票,是预备着给客人找零的,而现在,钱盒里的钱加起来,有八十九块三毛。

也就是说,他们差不多卖了六十九元。

按照姜丽云之前的计算,她卖煎饺,纯利润往少了算,五分之一肯定是有的,也就是说卖十块钱煎饺,她能净赚两块。

这样的话,她今天赚了十四元不到一点



这个数字看起来非常小,但如果每天都能挣十四元,一个月下来差不多能挣四百二十!

足足四百多!

之前她跟冯易上班,两人加起来一个月挣不到两百块!

姜丽云一下子充满干劲。

如果吴小春和姜瘸子能帮忙包饺子,她一天下来,指不定能卖一千多个饺子,一个月挣个五六百不成问题。

到时候给姜瘸子和吴小春一百块,就当是他们帮忙包饺子的工钱好了。

姜丽云上辈子,就是一点点赚到钱,一点点富裕起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她还看到很多人一夜暴富,又突然破产。

她从来都不期待一步登天。

她可以一点点赚钱,积少成多,然后在遇到机会的时候多赚一点。

“我们今天赚了十三块。”

姜丽云笑着开口。

“这么多?”

冯易惊讶极了,要知道他在砖瓦厂干一天的工钱才三块多!

“今天是第一天,我们卖得有点少,以后多做点饺子,还能赚更多!”

姜丽云道。

冯易的眼睛已经亮起来了。

他丽云姐真厉害!

第一天出来摆摊,就能带着他挣那么多钱!

“我们收拾一下回去吧,我今天起早了,现在特别累,要回去睡一觉。”

姜丽云道。

她下午打算睡上一觉,然后为明天的生意做准备。

摆摊其实挺辛苦的,尤其是在没有机器帮忙的情况下。

姜丽云突然想到了上辈子的一件事。

那时她的保姆喜欢听书,有一回保姆听一个古代的小说,里面女主一个人摆摊,结果又是做包子卖又是做馄饨卖,还动不动卖几百个大肉包……她都听傻了!

按照她的经验,在女主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那么多包子光是揉面剁肉都要几个小时,几百个包子要蒸熟也要很多蒸笼很多柴火很长时间。

馄饨那就更费事了!

饺子皮其实还是好擀的,尤其是她这样的熟练工,擀起来非常快。

但馄饨皮……这可不好擀!

擀了皮还要包……女主得有三头六臂才行。

现代的包子铺能拿出那么多包子来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有和面绞肉的机器。

再往后,有些店直接买冷冻包子回来,蒸熟了卖给客人。

就因为做东西麻烦,她上辈子一开始卖的都是不那么费事的东西,比如粉丝汤,煮好一大锅客人来了直接盛一碗就行。

说起这些……她上辈子是卖过茶叶蛋的,以后可以顺道卖一卖。

茶叶蛋没人抢着买,但它做起来不费事!

姜丽云他们收拾好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早市早就散了。

冯易见姜丽云累了,又想让姜丽云坐在拉车里,他拉姜丽云回去。

但他们这次出来摆摊带的东西比昨天要多很多,现在车里已经坐不下人了。

冯易叹口气,只能拉着车子跟在姜

丽云身后。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能拉着姜丽云走。

姜瘸子虽然瘸,但拄个拐杖,走起来还是很快的。

只是姜丽雨人小,走不快。

一行人就慢慢往回走,路上,他们时不时遇到熟人。

姜瘸子寡言少语,别人跟他打招呼他最多轻轻应一声,姜丽云倒是跟谁都能说上两句。

“张叔好。”

“我们从镇上摆摊回来了。”

“我在镇上卖煎饺,你下回去镇上,可以来跟我买。”

……

知道姜丽云在摆摊的人,又多了一些。

还有人好奇地打听,问他们赚得多不多。

“今天是第一天,手忙脚乱的,没赚什么钱,还是要看以后。”

“这摆摊成本也不低。”

“我多摆几天看看。”

……

姜丽云的话说得滴水不漏。

当然对别人这么说,对自家人,她就一直在“画大饼”

了:“冯易,我们多努力努力,以后说不定一个月能挣一千,这样就能在村里盖个房子了,盖个我们两个人住的房子!”

她更想买房,但冯易不一定能理解买房,跟他说在村里盖房子就不一样了,他肯定很期待。

冯易确实很期待。

他跟姜丽云的房子!

他们两个的房子!

要是他们能盖个房子,他就有家了!

冯易的心情实在激动,忍不住拉着拉车跑起来,一口气跑出老远。

姜丽云:“……”

不愧是年轻人,精力真好!




  (https://www.lewenwuxs.com/2822/2822687/1111108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